患者骨髓片发现大量寄生虫,这种病主要靠白蛉虫传播,厦门没有这种虫
30岁的小张来自安徽,持续高烧一个多月,每天高烧40℃以上。3月19日到市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就诊,住院11天,高烧仍然不退。医生发现他全身血细胞极低,怀疑他患了血液病,就进行骨穿检查。3月26日,医生在认真阅读骨髓片时发现大量杜氏利什曼原虫,最终确诊为黑热病。据了解,我市此前没有此类病例的报道。
白蛉虫叮咬
是主要传染路径
小张来厦门工作好几年了,从事的是服务行业。因为工作关系,经常要出差。春节后,他突然高烧不止,一直没在意,诊所当普通感冒治疗。一个月过去,高烧不退,才到大医院就诊。 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刘家俊介绍,黑热病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,白蛉虫叮咬是主要传染路径。
最长潜伏期可达9年
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于内脏网状—内皮系统,黑热病临床特征为脾、肝及淋巴结肿大,长期不规则发热及血细胞减少。该病潜伏期长,平均3—6月,最长潜伏期可达9年。黑热病误诊率很高,此次在厦门出现十分罕见。 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,厦门一直没有发现过白蛉虫。小张不是在厦门被白蛉虫咬的,但他否认去过我国黑热病高发区——西北一带。 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欧宏杰介绍,黑热病属于丙类传染病,发现后应在24小时内上报。此次检查骨髓片的检验医师来自新疆,观察细致才发现病原体。
特效药治疗
三天后才知效果
欧宏杰说,在未使用特效药的情况下,黑热病死亡率极高,其对应的特效治疗药品——葡萄糖酸锑钠针剂,全国只有山东的一家药厂生产。 经过院方联系,4月2日,患者已经开始使用特效药治疗。今天是他使用特效药治疗的第三天,明天可以看出效果。刘家俊说,只要患者退烧后,即可出院,3—6个月内未再出现全身症状和体征时,可确认为治愈。
相关链接
黑热病痊愈率较高
据了解,黑热病曾流行于北方地区,建国后已经基本消灭,原属于乙类传染病,近年来很少发现,调整为丙类传染病。 黑热病分布较广,我国流行于长江以北。因起病缓慢,发病无明显季节性。10岁以内儿童多见,男性较女性多见。农村较城市多发。患者经特效药物治疗后,痊愈率较高,一般不会再次感染,可获得终生免疫。
|